发布时间:2022-08-12 15:24:42
7月以来,在A股大盘调整之际,市场对钒电池关注度反而快速升温,“钒电池指数”和“钛白粉指数”分别跑赢沪深300指数13和17个百分点。钒电池指数一度涨幅超过了20%。
由于钒电池最核心价值部分-电堆和电解液的成本合计占比70%以上,因此板块中涨幅超10%的个股,主要都集中在钒电池上游原材料环节。
随着电力市场的逐渐完善,储能供应链配套,新型储能凭借建设周期短、环境影响小、选址要求低等优势,在市场中将呈现稳步、快速增长的趋势。据CNESA预测,保守场景下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在2022-2026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3%,2026年将达到48.5GW;理想场景下,在2022-2026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69.2%,预计2026年累计规模将达到79.5GW。
液流电池的工作原理决定了钒电池是目前化学储能中安全性较高的技术路线。与锂电池不同的是,液流电池电解液与电堆相分离,由于钒电池电解质离子存在于水溶液中,不会发生热失控、过热、燃烧和爆炸。同时,钒电池支持频繁充放电,每天可实现充放电数百次,液态电解液使得过充、过放也不会造成爆炸和电池容量下降。
Guidehouse Insights 于2022年二季度发布的《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ies :Identifyting Market Opportunities and Enablers》报告显示, 2022-2031年钒电池年装机量有望保持 41%的复合增长率,预计2031年全球钒电池年装机量将达到 32.8GWh。
电解液是钒电池的重要组分,占钒电池成本比例约40%,湖南省银峰新能源有限公司是全国领先的全钒液流电池全产业链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高端制造能力的服务商,目前在江西宜春建设了总占地面积300亩的钒电解液生产基地,建成后可实现年产钒电解液6.6万立方。
银峰新能源打造了全钒液流电池研究和产业化为核心的技术团队,在电堆结构、电解液制备、关键材料(双极板、隔膜)、系统集成和工程实施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全钒液流电池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总之,全钒液流电池示范项目运行多年、产业链逐步成型、全生命周期成本低,是目前商业化较为成熟的液流电池,有望率先成为我国新型电力储能系统的“后备军”,在长时储能领域发挥重要作用。